山海关的景点导游词

时间:2024-07-12 22:54:04
山海关的景点导游词
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,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,导游词具有形象、生动、具有感染力的特点。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海关的景点导游词 ,欢迎大家分享。

山海关的景点导游词 1

各位游客朋友:

现在我们来到了河北省最著名的景区——山海关。该景区位于秦皇岛东北15千米处、万里长城的最东端。山海关是一座防御体系完整的城关,是中国内地通往东北的必经关隘,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。山海关依据“通川之道,要害之处”的古代城市规划原则而建城关,该处正处于海陆咽喉要冲,在历史上早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。明洪武十四年(公元1381年),中山王徐达移关于此,连引长城为城之址,开始修建山海关。山海关由关城、东罗城、西罗城、南翼城、北翼城、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,四周有长4769米、高11.6米、厚10余米的城墙,墙体高大坚实,气势宏伟。

在东、西、南、北建有四个城门,城东南隅、东北隅建有角楼,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。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,防御工程坚固。山海关是明代创建“卫所兵制”的产物,明代的“屯田制”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山海关景区古迹荟萃、风光绮丽、气候宜人,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,也是我国最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。景区的主要景点有长寿山景区、鳄鱼湖、角山长城、老龙头、孟姜女庙、孟姜女苑、悬阳洞、燕塞湖等。

山海关的景点导游词 2

“孟姜女哭长城,千古绝唱谁人听……”听完这首歌,我们应该想到下一个要去的景点就是山海关的姜女庙。全国共有孟姜女庙20多座,而我们山海关的孟姜女庙因为坐落在凤凰山上的望夫石村,而且在孟姜女庙东南约5公里的渤海中,有两块突出海面的被称作“姜女坟”的礁石,所以被推崇为正宗。《孟姜女》被称为我国著名的“四大爱情故事”之一,在民间广泛流传。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去拜谒孟姜女的芳魂,去聆听那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吧。

拾阶而上,我们到达的将是孟姜女庙的山门了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数一下,从入口到山门处共有多少级台阶呢?对,108级。传说孟姜女当年千里寻父,历尽了许许多多的磨难,修建108级台阶,是让游客朋友们象征性地体验一下姜女寻夫的千辛万苦。

现在,我们来到了孟姜女庙的前殿,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副对联,上联“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”,下联“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”。这副对联是利用“朝”字和“长”字多音多意的特点创作的,根据不同的断句,其读法有20种之多,咱们大家可以先自己读一下。

好啦,我来给大家读一下:“海水潮,朝朝潮,朝潮朝落;浮云涨,长长涨,长涨长消”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读法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研究一下,也许您会创造出更多的读法呢。这副对联通过描写海水的潮起潮落,浮云的长涨长消,向我们揭示时光易逝而美女永垂千古的哲理,更带有文字游戏性质,既有风趣。

进入殿内,我们眼前这个身着青衣,面带愁容的女子就是孟姜女了,在两旁的是守护她的童男童女。塑像后面这幅图叫《姜坟雁阵》。我们看到在图中海面上有两块石头,高的为碑,矮的为坟,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姜女坟。据说,不管海水如何长都不会漫过达两块石头,海水长石头也跟着长,只有大雁能够翔集其上,因而称作《姜坟雁阵》图。大家再看这幅对联:“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;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”,横批“万古流芳”。此联为文天祥所撰,反映了人民的感情,高度概括了世世代代人民群众反抗强暴歌颂坚贞的共同心声。

大家看前殿的右边为“天下第一关”的石匾。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的战场就在山海关外,张学良将军的指挥部设在孟姜女庙,张将军为了祈求战争胜利,许愿说胜利后将重建庙宇,一个月后,他果然如愿以偿。1928年张学良拨款重修此庙,清人拓刻了“天下第一关”的石匾。前殿左边刻有清代康熙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等帝王将相以及民国年间军阀、政客的题诗。

这里是孟姜女庙的后殿,里面供奉的是观音、文殊、普贤三位菩萨。明万历年间(1573~1619年),张栋主持重修此庙。时隔两年,接任他的主事张时显,来此处上香,见主位上供奉的'是观音菩萨像,孟姜女像却在侧位上,这样不是喧宾夺主了吗?于是张时显就命人在殿前增建了三间祠堂,将孟姜女像请到前殿单独供奉,这样孟姜女也就名副其实了。

(望夫石)

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块石头就是“望夫石”了。相传当年孟姜女千里寻夫走到长城脚下,天色已晚,无法过关,她就爬上石头,登高望远,希望能看到自己的丈夫。焦急的孟姜女在石头上走来走去,一夜之间竟踏出了这些石窝窝。“望夫石”三个大字为山海关通判白辉所题。如今的望夫石已经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,朋友们可以再次留影,让望夫石来见证您的爱情。

姜女苑是为丰富孟姜女庙的景观。在1992年仿造江南园林而修建的,向我们形象展现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。

《紫燕衔子》、《姜女出生》、《闺房才女》

在江苏松江一地,有一位孟员外。他一生积德行善,有一天他救了一只受伤的小燕子。为了答谢孟员外的救恩之恩,小燕子为孟员外衔来一颗葫芦籽。葫芦籽种下后长势很好,竟然爬到了邻居姜家。转眼到了秋天,葫芦藤上结了一个大大的葫芦。

到了收获季节,孟姜两家就商量平分这个葫芦,一家一个瓢比较平等。正在商量之时,突然听到“啪”的一声,一道强光闪过,葫芦自动裂开,从中跳出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女娃娃。四位老人看到这可爱的女娃娃高兴万分,因为葫芦根在孟家,结在姜家,所以取名孟姜女。这就是“姜女出世”的场景。

俗话说“女大十八变,越变越好看”,孟姜女生来就非常可爱,长大后更是美丽动人,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可以说是才貌兼备了。

《捉拿杞良》
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为了防止外侵,决定修建连接六国的长城,下令强抓50万人,开始了万里长城的修筑。这时有人向秦始皇举荐说有一书生名叫范杞良,此人一人力气抵万人,就是说把杞良抓来就相当于一万个壮丁。秦始皇听后就下令捉拿范杞良。大家看这就是捉拿杞良的情景。

《后园相会》

杞良只是一介书生,哪有抵万人的力气呢?官兵一路追赶,杞良东躲西藏。一日被逼无奈,跳进孟家花园。这里就是孟姜女与范杞良初次相会的地方,一个是温文尔雅,一个是羞羞答答,两人是一见钟情。正是有了这“孟园一日巧相会”;才有了日后的“塞外千秋留芳名”。

《洞房花烛》

杞良向孟姜女讲述了自己的遭遇,孟姜女同情杞良,就去说服父亲把杞良暂时留在家中。时间一长,孟员外见杞良是一知书达理之人,又见两人情投意合,就有意把女儿许配给杞良。从这里我们会看到杞良与孟姜女成亲的场面,而且透过旁边的窗户我们还能看到“洞房花烛”的情景。

《夫妻两散》

孟家庄有一恶棍名叫孟福,一直垂涎孟姜女的美貌。孟员外考虑到女儿将来的幸福,多次替女儿拒绝了孟福的求婚。孟福见无法拥得美 ……此处隐藏1820个字……p>

在龙武营的大院里,还有明朝重要的军事家戚继光将军的兵阵馆,内有微缩的兵阵雕塑,形象生动逼真。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,看看这些曾经打出了江山,改写了历史的兵器,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。

现在,您看到的是辕门。据考证,辕门就是用车辕子搭起的门。春秋、战国时期,诸侯、国君巡视、狩猎,在外面搭营住宿,出入口仰起两车,使车辕子相对,像门的样子,所以又叫辕门。以后历代均应的门都叫辕门。这里的辕门样式是明代的。大家请看上面刻着“龙武营”三个大字。

请大家看,左首的就是将台,明代的时候,这里的将台帐篷是纯牛皮的,但因为多年的战火毁坏,现在看到的已经是仿制品了。

明代隆庆二年(1568年)至万历十一年(1583年),戚继光将军担任蓟镇总兵16年,防守山海关南到北京昌平境内200公里的长城。他经常巡视老龙头,在这里安营驻扎,操练兵马,点将台周围的空地就是当年的教军场。教军场前旌旗林立之处是迷宫八卦阵,是一个颇为神奇的阵法。

现在,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整个老龙头景区最醒目的景观——澄海楼。有着“长城连海水连天,人上飞楼百尺巅”之美誉。

在我们面前的是登城坡道,这条宽广的坡道,名叫“马道”,是守城的兵马上下的通道。清朝的5位皇帝先后11次来老龙头巡视,那时候这条坡道叫做“御道”,道中间铺上红毡,皇帝从红毡上缓步走上城头,沿途接受两旁群臣的膜拜。现在请大家亲自体会一下兵马跃关,皇帝登城的感觉吧!

各位请看,这座城楼就是澄海楼,它建在老龙头的长城之上,八面威风,又不失奇秀之美,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格。它的前身是明代修建的望海亭,二层楼结构,九脊歇山顶式。楼顶上“雄襟万里”这块匾是明朝末年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题。楼中间这块“澄海楼”匾是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清高宗御笔所题,又派官员从北京专程赶来,可见乾隆皇帝对老龙头还是情有独钟,念念不忘难怪在登临澄海楼的乾隆皇帝到次数最多了。

再看一款楹联上句“日曜月华初太始”,意思是太阳、月亮的光辉都来自自然;下句“天荣海色本澄清”,意思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本来就是清澈的。澄海楼这个名字也是由此意而得。那我们就一同登临澄海楼,感受一下“万里长城跨龙头,纵目凭高更上楼”的豪迈感觉吧!

登上二楼就是整个老龙头的最高点,也就到了万里长龙的龙冠之上。从二楼举目望去,巍峨的长城与苍茫的大海紧密相连,天海一色,云水苍茫,不禁令人胸襟为之开阔,一股豪气在胸中激荡,大有“雄襟万里”之感。

现在,我们到楼后参观一下。大家看到的这门大炮是八国联军侵华后英国营盘的大炮。英国人曾在宁海驻兵40年,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才匆忙撤走,遗留下这门大炮。现在这门大炮已成了帝国主义侵华的象征。

我们现在看到的亭子叫“御碑亭”,乾隆皇帝曾两次来到这里饮酒赋诗,写的诗都刻在这块碑上。这里刻的是乾隆《再题澄海楼》:“我有一勺水,泻为东仓溟。无今亦无古,无见亦无盈”。乾隆皇帝将苍茫渤海比作是他手中的一勺水,轻轻一泻便成了大海,这也充分体现了乾隆皇帝的豪情和霸气!

这块碑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全被侵略者给毁坏了。在古代皇帝是九五至尊,神圣不可侵犯,他的东西也是被人供奉,可八国联军不屑一顾轻易就给毁坏了。可见当时我国国力弱小,“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,任人宰割。“落后就要挨打”,这段屈辱的历史让中国人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。

大家看到的是“一勺之多”碑,我们刚才看到乾隆的那首诗就是由此意而来,细心的游客可以看得出这块碑是由两块拼接而成,上半是重修老龙头时打捞上来的,下半部分是仿制的,两个半块拼接而成。

这是“天开海岳”碑。据专家鉴定它属于唐碑。“天开海岳”这四个字将老龙头的美景作了高度的概括,天海相依与山为伴,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这样的美景。这块碑还与张学良将军有一段历史渊源。1900年八国联军将老龙头毁于一旦,天开海岳碑已被推倒在地十分痛心,于是命人竖了起来,使天开海岳重新屹立在老龙头上。这里起的不仅是一块碑,竖起的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,顽强抗争的精神。

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这些用玻璃罩起来的土墙是真正的明代土城墙,又叫“夯土墙”。别看它貌不惊人,可是它十分坚固,再锋利的兵器,那它也没有办法,凡是它就怕拿水反复地蹭,水一蹭土就纷纷掉落。所以人们说它“怕软不怕硬”。

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靖虏台,这是明代长城惟一的海上敌台,大家请看这三个字“靖卤台”,“卤”指海水,又取谐音为“敌虏”的虏。所以这里就有两层含义:一是平静海水,二是平定敌虏,利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。敌台主要是个防御工程,可以驻兵,存放武器,咱们看到的这个孔叫做“箭孔”,可以观察敌情,还可以向外射击,它可称得上是老龙头海防要塞的桥头堡了。

各位游客,过了靖虏台就到了龙头的最前端,这里是伸入大海23米有余的入海石城,踏上入海石城好比是登上万里长城的鼻翼,你会感觉随着它劈波斩浪,笑傲渤海之上。

入海石城是老龙头长城伸入海中的近端部分。全城屹立在海水之中。北接靖虏敌台。南浸万顷波涛,构成了雄奇的海上城堡。为能经受海水的冲击,入海石城的建筑结构独特,全部从巨型花岗岩条石砌垒。咱们看到的这几块岩石就是当年砌城时用的。

咱们可以看到每块巨石的角上都有几个凹槽。这些凹槽叫做“燕尾槽”。槽内浇铸铁水,利用独特的榫卯结构将两块巨石连接起来。这最好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精湛高超的建筑工艺。

在老龙头还可以看到的另一处海上胜景就是海神庙。这里三面环水,亭台楼阁错落有致,每当云雾缭绕或烟雨蒙蒙,海神庙若隐若现好似瀛洲仙境。

在明代海运开通,石河口被辟为漕运码头,商贾往来盛极一时。当地渔民为报得出海平安,只得将希望寄托于海神之上,于是修建了海神庙。

各位游客,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巨大的牌坊是由汉白玉砌成,琉璃瓦顶,装饰得很精巧,前书“安澜”,后书“优波”这表达了人们祈求风平浪静,行船安全的愿望。

海神庙前这两尊怪兽左为“乘黄”,右为“龙马”。古书中记载骑上乘黄可以活两千岁,龙马别有九音,歌声十分动听,可见它俩都是身怀绝技,有它们守卫着海神殿,更增添了海神的神圣之感。海神殿居于整个庙宇的中心位置,殿门上方悬有乾隆皇帝御题的“江溟宁宴”,殿中海神端坐,手下各神恭敬听命。这些塑像都是造型生动,栩栩如生。

现在进入的院落是祭祀天后娘娘的天后宫。天后圣母就是妈祖,相传她生活在宋代,精通鱼讯而且通晓天文气象,经常帮助出海的渔民,深受渔民的爱戴。她去世后当地人在湄洲岛上建了座小庙来纪念她,并尊称她为妈祖。后来妈祖的名气越来越大,就逐渐成了沿海居民的海上保护神了。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有三分之二的人信奉妈祖,在港澳地区妈祖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,这也充分证明了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,同是龙的子孙,血脉相连,不可分割。

各位游客,现在我们就到了海神庙的最前端——观海亭,它也是建在海上,置身观海亭和战在入海石城上观海感受的是截然不同的,少了居高临下的气势,却像乘一叶小舟漂流在大海之上,凭海临风,心情舒畅,自有一番难以名状的美妙感觉!

《山海关的景点导游词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